您好,欢迎访问两渡河医院官方网站! 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教学 > 学术交流学术交流
你以为针刀治疗很简单?这些疑难现象打破认知,你了解多少?
发布人:两渡河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23 07:29:47 阅读次数:425


在医学的发展历程中,针刀治疗作为一种融合了中医针灸与西医外科手术特点的微创疗法,以其独特的治疗方式和显著的疗效,在临床上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很多人对针刀治疗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认为它只是一种简单的针刺操作,殊不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以及治疗后的恢复阶段,隐藏着诸多复杂且棘手的疑难现象。这些现象不仅考验着医者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也深刻影响着患者的治疗体验和康复效果。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01

针刀治疗L3横突后腹痛之谜

在针刀治疗L3横突综合征时,个别患者会出现令人费解的腹痛症状,甚至疼痛程度十分剧烈。从解剖学角度来看,L3横突周围的组织结构极为复杂,这里不仅有腰大肌、腰方肌等重要肌肉附着,还有丰富的神经血管分布。其中,腰神经前支的分支在L3横突附近穿行,当针刀操作时,如果对周围组织的刺激过度,尤其是损伤到这些神经分支,就可能引发牵涉痛,导致腹痛的出现。

此外,局部的创伤和出血也可能是腹痛的诱因。针刀治疗会对局部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术后可能形成血肿,血肿对周围的神经丛产生压迫和刺激,进而传导至腹部,引发腹痛。面对这种情况,医生首先要保持冷静,详细询问患者腹痛的性质、程度和发作规律。一般来说,可先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如让患者平卧休息,给予局部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若疼痛较为剧烈,可适当使用镇痛药物。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腹部超声或CT检查,以排除其他腹部疾病的可能性,确保患者的安全。图片


02

针刀治疗骶脊肌或腰椎椎间管处后的异常反应

在针刀治疗骶脊肌或腰椎椎间管的内、外口处后的第2天,患者常常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这主要是因为这些部位与神经根和脊髓的关系密切。治疗后,局部组织会出现炎症反应和水肿,这会对周围的神经根产生压迫,导致下肢出现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此外,手术刺激周围的肌肉和筋膜,引发无菌性炎症,也会加重疼痛程度。

对于这种情况,术后的护理和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减少腰部的活动,以减轻对受伤部位的压力。医生可给予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症状。同时,配合物理治疗,如红外线照射、中频电疗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水肿的消退。在康复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腰部肌肉锻炼,增强腰部的稳定性,预防病情的复发。

图片

03

针刀治疗膝关节疾病后疼痛难题

针刀治疗膝关节疾病后,患者出现3 - 5天的疼痛甚至剧痛,这让许多患者和医生都感到困惑。膝关节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关节之一,其内部包含了半月板、滑膜、韧带等多种重要结构。针刀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这些结构产生刺激和损伤,引发炎症反应。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的产生。此外,术后关节内可能会有少量积血,积血的刺激以及关节内压力的改变,也会加重疼痛的程度。

针对这种情况,医生在治疗后应指导患者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在疼痛初期,可采用冰敷的方法,每次15 - 20分钟,每天3 - 4次,以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积血的吸收。若疼痛较为严重,可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起到润滑和消炎的作用。同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适当给予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的痛苦。在康复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膝关节功能锻炼,如股四头肌收缩练习、直腿抬高练习等,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促进康复。

图片

04

针刀治疗腰部后头痛呕吐现象

针刀治疗腰部后,部分患者会出现站立或坐位时头痛、头昏,甚至呕吐,而卧位时症状好转的奇特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腰部针刀治疗可能影响了脑脊液的循环动力学。当患者站立或坐位时,脑脊液的压力分布发生改变,导致颅内压力失衡,刺激颅内的神经和血管,从而引发头痛、头昏和呕吐等症状。而在卧位时,脑脊液的压力相对稳定,症状也就随之缓解。

对于这种情况,医生首先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来说,可让患者卧床休息,多饮水,以补充血容量,调节脑脊液的压力。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可考虑进行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的压力,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康复过程中,指导患者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突然改变体位,以减少症状的发作。

图片


05

针刀治疗颈椎后,病人出现手麻或麻痛

针刀治疗颈椎后,病人出现手麻或麻痛的情况并不少见。颈椎周围分布着众多的神经根,这些神经根负责传递手部的感觉和运动信号。当针刀治疗颈椎时,如果操作不当,如进针深度、角度不准确,就可能刺激或损伤到神经根,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异常,从而出现手麻或麻痛的症状。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医生应立即停止进一步的操作,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给予患者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2等,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同时,可采用颈椎牵引的方法,减轻神经根的压迫。在康复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颈部功能锻炼,如颈部伸展、旋转等,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改善颈椎的稳定性。

图片


06

六、针刀治疗上肢后,病人出上肢不能运动

针刀治疗上肢后,病人出现上肢不能运动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这可能是由于针刀操作直接损伤了支配上肢运动的神经或肌肉。上肢的神经和肌肉结构精细且复杂,任何微小的损伤都可能导致运动功能的障碍。例如,损伤了臂丛神经的分支,会导致相应肌肉的瘫痪,使上肢无法正常运动。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医生应尽快进行详细的检查,确定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对于轻度的神经损伤,可采用保守治疗,如给予神经营养药物、物理治疗等,促进神经的恢复。对于严重的神经或肌肉损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探查和修复。在康复过程中,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尽可能恢复上肢的运动功能。


07

进行针刀操作时,病人突然出现晕厥、或痛苦不堪、或麻木等

在进行针刀操作时,病人突然出现晕厥、痛苦不堪或麻木等情况,会让医患双方都陷入紧张的局面。晕厥的发生可能是由于患者精神过度紧张、空腹、疼痛刺激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脑部供血不足。痛苦不堪可能是因为针刀操作刺激到了敏感的神经、血管或组织,引发强烈的疼痛反应。麻木则多与神经受到刺激或损伤有关。

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医生应立即停止操作,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对于晕厥的患者,可给予吸氧,掐人中、合谷等穴位,必要时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以提升血压和血糖水平。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可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对于麻木的患者,要详细检查神经功能,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损伤,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08

针刀治疗前询问病史术前检查



一、在实施针刀治疗前,务必详尽询问患者的病史,

1、癌症患者的特殊情况部分癌症患者,因癌转移病灶引发四肢或躯干部位疼痛,常误以为是普通劳损,进而要求进行针刀治疗。若医生未能仔细询问出癌症病史,盲目实施针刀治疗,由于针刀对癌症转移病灶疼痛的疗效有限,甚至可能导致疼痛加剧。患者不明缘由,易将疼痛加重归咎于针刀治疗。更有甚者,个别患者可能隐瞒癌症病史,在针刀治疗后病情加重时,将责任推卸给医生。

2、尿毒症患者的潜在风险:对于有尿毒症病史的患者,若贸然进行针刀治疗,由于尿毒症本身的基础病变影响,治疗后病情加重的可能性较大,而患者往往会误认为是针刀治疗所致。

3、糖尿病患者的感染隐患: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针刀治疗后,针口部位极易出现感染问题,这无疑增加了医疗纠纷的风险。


二、严格进行术前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1、测量血压:在针刀治疗前,必须为每位患者测量血压。若患者血压处于较高水平(收缩压高于 180mmHg,舒张压高于 120mmHg),针刀治疗过程中的刺激有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急剧升高,进而引发高血压脑病、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2、进行心电图检查:每位患者均需进行心电图检查。频发早搏、冠心病患者在接受针刀治疗时,若刺激强度较大,极有可能诱发心绞痛等症状;房颤患者在受到较强刺激时,心瓣膜上粘附的血栓可能脱落,随血液循环导致脑栓塞;对于心率低于 60 次 / 分钟的患者,若使用利多卡因等麻药(此类药物可抑制心脏生物电传导,使心率减慢),会进一步降低心率,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晕厥甚至心跳停止;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同样禁用麻药,因为利多卡因会抑制心脏生物电传导,加重传导阻滞,使病情恶化;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功能较差,可能无法承受针刀治疗的刺激,导致病情恶化。

三、针对特殊病症患者,采取特殊预防措施

1、痛风患者的治疗要点:痛风患者在针刀治疗后,针刀口愈合困难,且感染风险极高。为促进针刀口愈合,需在针刀口处注射臭氧。因此,对于痛风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只有在具备臭氧注射条件的前提下,方可进行针刀治疗。

2、全面评估凝血功能,杜绝出血风险
在针刀治疗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功能不佳的病史,且术前最好进行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查。对于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如出现创口出血不止、牙齿出血不止等情况,严禁进行针刀治疗。


针刀治疗绝非简单的医疗手段,它需要医者具备扎实的解剖学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面对各种疑难现象时,医者要冷静分析,准确判断,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同时,患者也应充分了解针刀治疗的风险和注意事项,积极配合治疗,共同应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来源:针刀平台论坛网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此公众号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文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