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两渡河医院官方网站! 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教学 > 学术交流学术交流
常见肩痛的鉴别诊断!
发布人:两渡河医院 发布时间:2025-11-19 07:43:21 阅读次数:199


肩周炎和肩袖损伤,有种简单的区分方法(民众版区分):

将患侧手被动抬高,肩周炎患者肩关节打开到一定角度后会出现突然卡住,再用力也无法继续打开;而肩袖撕裂患者,肩关节打开到一定角度后会出现疼痛,但继续用力可以完成较为完整的关节活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病因与发病机制
通常,肩周炎常常起因于创伤或是腱鞘炎、滑囊炎,也可能由中风引起。经常,较难确定起因,不过,任何可以引起胳膊或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都可能发展成为肩周炎。

肩周炎按形成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囊较松弛,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故而易发生慢性劳损并逐渐形成原发性肩周炎。

继发性肩周炎是继发其他疾病发生的肩关节周围炎。最常见的是继发于肩部或上肢急性创伤后的肩周炎。肩部创伤,包括肩部骨折,如: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肱骨近端骨折等;肩袖断裂,韧带断裂等均需要对肩关节进行较长时间的固定。

疾病鉴别
肩周炎常与以下几种疾病相鉴别:
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因C3神经根受到刺激出现肩部周围疼痛。二者鉴别主要是,颈椎病出现单根神经损害少,往往有前臂及手的根性疼痛,且神经定位体征明确,头颈部的体征多于肩关节体征。

肩部肿瘤或胸部肿瘤:此类病少见,但通过X片均能明确诊断,且肿瘤的疼痛会逐渐加重,无论肩关节处于哪种体位均会出现疼痛。肩关节盂唇损伤, O'Brien试验阳性,磁共振和关节镜可帮助进一步诊断。

肩峰下滑囊炎:患者多为年轻人,肩部疼痛,多在肩峰下,局限性隆起,伴囊性波动感,压痛点在肱骨大结节处,肩关节外展及旋转活动受阻明显。

图片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疼痛出现在肩关节外展60°~120°,其他活动度无痛。

肱二头肌长头肌肌腱炎:起病缓慢,逐渐加重,疼痛、压痛以肱骨结节间沟为主,肱二头肌抗阻力屈肘部局部疼痛加重。久则亦有功能障碍及肌肉萎缩。

图片

肩袖损伤: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之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位于肩峰和三角肌下方,与关节囊紧密相连。肩袖的功能是上臂外展过程中使肱骨头向关节盂方向拉近,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节。肩袖损伤将减弱甚至丧失这一功能,严重影响上肢外展功能。本病常发生在需要肩关节极度外展的反复运动中(如棒球,自由泳、仰泳和蝶泳,举重,球拍运动)。

图片
肩部检查
寻找肩部压痛点,可发现在肩前方的喙突外侧肱骨结节间沟、肩峰下及肩峰后,可见肩胛肌,冈上、下肌及三角肌萎缩。 

肩关节活动试验

1)搭肩试验:
正常人手摸对侧肩部时,肘关节可以紧靠胸壁,而肩关节患者搭肩试验多阳性。

2)外展试验:
①外展开始不痛,到一定程度疼痛,活动度越大越痛,可能为肩关节粘连。
②外展过程中疼痛,上举时反而不痛,可能为三角肌下滑囊炎。
③外展上举 60°~120° 范围内疼痛,超过此范围反而不痛,为冈上肌肌腱炎

图片
疼痛弧
肩锁关节病变疼痛弧在肩关节外展150°~180°。

图片
肩锁关节疼痛弧
3)肱二头肌长腱试验:
肩关节内旋试验:让患者主动做肩过度内旋活动,在屈肘位,前臂置于背后,引起疼痛为阳性,说明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周炎患者为阳性。

抗阻力试验:患者肘关节用力屈曲,医者手握患者腕部,用力对抗,使患者肘关节伸直,若疼痛加剧,为抗阻力试验阳性,说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4)摸嘴试验:
患者患侧手指经颈后摸对侧口角,正常时能触及口角,冈上肌肌腱炎时,此活动可明显受限,肩周炎患者也受限。

5)摸背试验:
患者患肢后伸,手指尖向对侧肩胛骨触摸,正常时能触及肩胛骨下角以上,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时,此活动受限,肩周炎患者也受限。

病理分期
1)急性期:早期。肩部酸楚、疼痛,压痛范围广泛,多局限于肩关节的前外侧,可延伸至三角肌的抵止点,常涉及肩胛区、上臂或前臂。肩臂活动因疼痛而受限,特别是外展和外旋受限最为显著。

2)慢性期:疼痛有所减轻,但由于软组织变性、挛缩,发生纤维性粘连性“冻肩”,无论是主动活动还是被动活动,都不能达到正常的肩关节活动范围,这也是区分是否是肩袖损伤的特异性表现。
 

3)恢复期:肩关节慢慢松弛,外旋活动首先恢复,再是外展和内旋活动。


来源: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此公众号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文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