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源于古代中华医学,延续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医养生强调“治未病”,即通过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九种中医保健养生方法,养出健康好身体!
吞咽唾液润五脏
中医向来十分重视津液的保养,认为经常吞咽唾液可以濡润孔窍,和脾健胃,滋养五脏,滑利关节,补益脑髓,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现代医学也认为,唾液具有清洁口腔、润泽黏膜、帮助消化、修复胃黏膜、杀菌及软化收缩血管等作用。
操作方法
咽津法:每日清晨,用舌头抵住上腭,或用舌尖舔动上腭,等唾液满口时,分数次咽下。
晨起叩齿能长寿
古语说:“百物养生,莫先口齿。”叩齿可以使牙齿坚固。每天早晚叩齿,能够强肾固精。叩齿不是随便咬咬牙就可以,正确的叩齿需要有时间、数量、力度上的控制,同时要注意口腔清洁,方法不当反而损伤牙齿。
操作方法
1、每天清晨,全身放松,嘴唇微闭,把牙齿上下叩合,先叩臼齿(即后槽牙)30次,再叩前齿30次,睡前也可再进行一次。
2、叩齿的力度要根据牙齿的健康状况量力而行。老年人牙齿松动,不可用力过猛、频率过快。
3、口中有食物时不宜叩齿,以免加重牙齿磨损。
扬脖颈可护颈椎
脖子是人体的“交通要道”,督脉、膀胱经、小肠经、胆经及三焦经5条重要经络都从后颈通过。此处气血很容易淤滞,久坐不动、频繁低头看手机等不良习惯最伤颈椎。
操作方法
1、脖颈扬起、挺胸抬头,下颚向前探出;接着收回下颚微微低头,再抬头挺胸重复上面动作。
2、练习时越慢越好,每次8-10次为宜。
3、需要注意的是,患颈椎病的人,动作要更轻柔,量力而行。
常按脚心壮腰膝
足心的涌泉穴是肾经的开端。经常点按涌泉穴,可以活跃、收纳和稳固肾气。而腰为肾之腑,所以按摩涌泉穴可以强壮腰膝,使行走有力。另外,按揉足心对于其他与肾有关的妇科病、肺病、肝病等也有保健作用。
操作方法
1、建议临睡前或饭后至少一小时再按摩。
2、以拇指按摩足心,顺时针方向按摩100 次。手法宜轻柔,使足心有温热感。
3、要注意室内温度适中,空调、电风扇不能直吹脚部。
4、对于老人和小孩要注意不能过度用力,注意要用指腹施力,用力均匀、柔和。
5、妇女妊娠期及月经期、过饱或过饥者、足部有骨折或急性期损伤的患者禁止按摩。
脾胃不好梳发际
中医学认为,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汇聚于头部,通过这些经络,气血通达全身。人体肾、肝、心、脾等组织器官与头部有看密切关系。
操作方法
1、脾胃不好的人,应多梳前发际线。
2、体质差、易感冒、容易失眠的人,可从前额正中央沿头部中线梳到头后枕部,可以前后往复地梳。
3、有头晕、后头痛的人,可着重梳头后侧枕部区域,促进脑供血,缓解不适。
4、有肾虚、高血压、脱肛、头顶痛的人,可以着重梳头顶部(百会穴)区域。
5、有偏头痛、肝胆不适,或气闷、胁肋部胀痛的人可着重梳头部两侧。
6、每天早晚多梳头,次数不宜超过100次。
掩耳摇头脑清净
耳朵周围穴位众多,如耳尖、翳风、头窍阴等,掩耳的同时可按摩这些穴位,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反复低头仰头,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充足的血液可使头脑清醒,让人深度放松。
操作方法
1、凝耳法:双手掩耳,低头、仰头5-7次,可使头脑清净去除杂念。
2、耳常鼓: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扑”一声,重复做十下;或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扣住中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十下。每天临睡前做,能增强记忆和听力。
日常摩腹补元气
摩腹法刺激轻柔缓和,具有和中理气、消积导滞、调节胃肠蠕动等作用,对胃痛、腹泻、便秘、肥胖、失眠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健康人也可通过此方法强身健体,调理脾胃。
操作方法
1、周身肌肉放松,全掌着力,意念置于掌心,以肚脐为中心,缓缓摩动腹部。
2、手法宜轻柔,不需要带动皮下组织,以抚摩后腹部有温热感,并层层向内透热为佳。
3、摩腹前可以先将手部搓热后进行。
4、建议于饭后一小时或临睡、起床前进行。
5、孕妇、过饱或过饥者以及腹内有恶性肿瘤、急腹症等患者禁止摩腹。
常慰双眼能明目
很多人时常感觉“累从眼入”。的确,“精气皆上注于目”,眼睛周围有多条脏腑的经脉,它们要是累了,人很容易觉得疲惫不堪。
操作方法
晨起搓面少长斑
用手轻轻搓擦面部有改善面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治疗面神经麻痹、面部色素沉着、黄褐斑、面部神经痛等病症。长期坚持可延缓颜面衰老,推迟老年斑产生。
操作方法
1、每天清晨,搓热双手,用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时两手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反复搓面10余次,至面部轻轻发热为好。
2、气候干燥时,可先用热水洗脸,擦干后涂上护肤膏,然后再搓面,可滋润皮肤,防止干裂。
3、有面部皮肤病、面部疮疖、脓肿、皮肤划痕症、过敏症等的人,不宜用此法。
来源:安溪新中山医院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此公众号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文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地址: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两渡河北二路91-1号 电话:0762-629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