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轮感染高峰3-5月到来?两类人群或受影响大!2023-02-08
- 社保转移影响养老金?社保转移的五大误区及养老金...2022-08-17
- 没有工作单位,自己缴纳社保划算吗?内行人说出答...2022-08-17
- 医保卡过期?停用?警惕这类诈骗!2022-08-09
枕大神经痛是一种以枕后部及头顶部放射性、针刺样或闪电样疼痛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疾病。其病因多与长期低头、颈部劳损、外伤、寰枢关节半脱位、或局部筋膜卡压神经等因素相关。针灸和针刀作为两种特色疗法,在治疗该病上各有优势,临床中常结合使用。
一、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本病以“疏通经络、通则不痛”为基本原则,旨在通过刺激特定穴位,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神经炎症,从而达到止痛效果。
二、 针刀治疗
针刀疗法是针灸理论与现代解剖学、外科手术学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能像针灸一样刺激穴位,其核心作用在于利用其“针尖刀刃”的结构,对病变的软组织进行松解、剥离,直接解除神经的卡压。
三、 针灸与针刀的协同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针灸与针刀常协同使用,形成“组合拳”,以达到最佳疗效。
来源:两针三线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此公众号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文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1. 取穴:
局部主穴: 这是治疗的关键。最常选取的穴位是风池穴和天柱穴。这两个穴位深处正是枕大神经穿出的部位,针刺此处能直接作用于病变神经,松解周围紧张的肌肉筋膜。
循经远端取穴: 根据经络循行,枕后部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的循行区域。因此常配合远端的后溪穴(通督脉,主治项强)、申脉穴(膀胱经,主治头痛、腰腿痛)、足临泣穴(胆经,主治偏头痛)等。远端取穴能引导经气上行,加强止痛效果,即“上病下取”之法。
2. 针刺手法:
针刺风池、天柱等局部穴位时,要求针感“气至病所”。操作者会朝向对侧眼球方向或鼻尖方向缓慢进针,当患者出现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向上传导至枕部或头顶时,表明“得气”良好,疗效更佳。
手法以泻法为主,或平补平泻,对于实证、痛势剧烈的患者,可配合捻转提插等强刺激手法。
3. 其他针灸疗法:
电针: 在针刺得气后,于风池、天柱等穴连接电针仪,选择疏密波,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电针可以持续、稳定地刺激穴位,有更好的松弛肌肉和镇痛作用。
温针灸: 对于伴有颈部发凉、遇寒加重的患者,可在针尾插上艾条进行艾灸,借艾火的温热之力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浮针或腕踝针: 这些现代针法通过在皮下浅刺进行扫散,能快速缓解急性期疼痛,尤其适用于对传统针刺恐惧的患者。
1. 治疗原理:
枕大神经从深层穿出至皮下时,需要经过头半棘肌、斜方肌等肌肉筋膜。长期劳损会导致这些筋膜组织增生、粘连、挛缩,形成“卡压点”,就像一根电线被夹住了一样,从而引发疼痛。针刀的目标就是精确地松解这些卡压点。
2. 定位与操作:
关键治疗点: 主要位于枕骨上项线下、风池穴、天柱穴以及枕大神经出口投影区(通常在枕外隆突与乳突连线的中内1/3处)。医生会通过触诊找到最明显的压痛点或条索状结节作为进针点。
操作过程: 在严格消毒和局部麻醉下,针刀垂直皮肤快速刺入,缓慢探索至深筋膜层或骨面。然后进行纵向疏通、横向剥离等手法,切开紧张的筋膜和瘢痕组织,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压迫。操作时可听到“咔嚓”的切割声,术后患者常立即感到原有的牵拉感和疼痛明显减轻。
3. 优势与注意事项:
优势: 针对性强,见效快,尤其适用于病程较长、常规针灸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枕大神经痛。它能解决针灸难以处理的机械性卡压问题。
注意事项: 针刀属于有创治疗,对操作者的解剖知识和技术要求极高,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执行。术后局部可能有短暂酸胀感,需注意保持针眼清洁,避免感染。
急性期/轻中度患者: 可先采用针灸治疗,配合电针、艾灸等,多数患者能获得良好缓解。
慢性期/重度顽固性患者: 若针灸疗效不显,或触诊有明显筋结和卡压点,则推荐进行针刀治疗,直接松解病灶。
序贯治疗方案: 常见模式为“先针刀,后针灸”。即先用针刀解决主要的机械性卡压问题,然后通过后续的针灸治疗来巩固疗效,消除残余炎症,调理整体气血,防止复发。
地址: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两渡河北二路91-1号 电话:0762-629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