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轮感染高峰3-5月到来?两类人群或受影响大!2023-02-08
- 社保转移影响养老金?社保转移的五大误区及养老金...2022-08-17
- 没有工作单位,自己缴纳社保划算吗?内行人说出答...2022-08-17
- 医保卡过期?停用?警惕这类诈骗!2022-08-09
办公室里久坐的白领、低头刷手机的年轻人、常出差的商旅人士,脖子酸胀僵硬几乎成了通病。不少人一提到颈椎病就焦虑,要么病急乱投医,要么被体检报告吓得寝食难安。民航总医院神经外科汤锋武主任提醒,对待颈椎病要讲究科学态度,避开认知误区才能护好颈椎健康。

真相一
吃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综合养护是关键
很多人颈椎一不舒服就想着吃药缓解,却忽略了颈椎病的本质。颈椎病多由关节韧带劳损退变或外伤引起,药物往往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尤其是症状较严重时,单纯依靠药物效果有限,还需要配合规范治疗与后期的功能锻炼。
更重要的是,颈椎养护是个长期过程。即便症状暂时缓解,如果平时不注意保持良好姿势、过度劳累或缺乏保护,不适很可能再次出现。因此,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的同时,坚持颈肩肌肉锻炼、避免长时间低头等习惯调整,才是呵护颈椎的有效方式。
真相二
颈椎不适别瞎折腾,先查清楚再对症处理
“脖子不舒服,去诊所掰两下就好”“自己转转头、揉揉肩就能缓解”,这些做法在生活中很常见,却隐藏着不小风险。颈椎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盲目处理可能适得其反。
有些患者没做任何检查就去做正骨、掰脖子,甚至自己随便转动脖子,很可能加重颈椎损伤,尤其对于颈椎间盘突出或椎体不稳的人群,这类操作风险极大。颈椎出现不适后,应先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问题所在,再由专业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切勿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盲目尝试各种 “土方法”。
真相三
报告单异常别焦虑,症状才是就医信号
体检时,不少人看到 “颈椎曲度变直”“轻度椎间盘突出” 等报告结果就慌了神,担心自己患上严重的颈椎病。其实,影像学检查结果与实际症状并非完全对应。
如果只是报告显示异常,但没有出现疼痛、眩晕、胳膊手麻木、胸闷恶心等不适,无需过度紧张,通过颈部功能锻炼、做颈椎保健操等方式就能改善。但一旦出现上述明显症状,说明颈椎问题可能已经影响到神经或血管,需及时到神经外科等专科就诊,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颈椎是人体的 “生命要道”,养护需科学而非盲从。面对颈椎不适,保持理性认知、及时寻求专业指导,才能在保护颈椎的路上少走弯路。
来源:民航总医院神经外科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此公众号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文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地址: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两渡河北二路91-1号 电话:0762-629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