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轮感染高峰3-5月到来?两类人群或受影响大!2023-02-08
- 社保转移影响养老金?社保转移的五大误区及养老金...2022-08-17
- 没有工作单位,自己缴纳社保划算吗?内行人说出答...2022-08-17
- 医保卡过期?停用?警惕这类诈骗!2022-08-09
帽状筋膜挛缩症是头部浅表损伤后,在组织修复中帽状筋膜发生的瘢痕化挛缩。此病变可引起多种头部不适的症状。此病过去多无明确诊断,针刀医学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有了新的认识后,对此病才逐渐有了明确认识。
局部解剖
帽状筋膜紧临头部皮下,由致密的结缔组织与脂肪组织构成,并通过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脂肪组织分成无数小格,内有血管及神经通过。具体分为前组:距正中线2cm处有滑车上动静脉和滑车上神经,距正中线2.5cm处有眶上动静脉和眶上神经。后组:行于枕区的枕动静脉和枕大神经(图5-1,5-2)。帽状筋膜将皮肤帽状腱膜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不易分层剥离的“头皮”,因而在维持头部表面正常结构上具有重要作用。
图5-1帽状筋膜示意图
图5-1帽状筋膜示意图
病因病理
头部浅表外伤或皮肤的感染性疾病如疖均可累及帽状筋膜,造成损伤,组织修复过程中损伤处筋膜与周围组织粘连,进而纤维化形成瘢痕并挛缩,通过其中的血管神经将受牵张压迫,而且挛缩造成局部体液流通不畅、代谢产物堆积、局部张力增加,刺激局部敏感神经末梢,引起神经刺激症状。近年来发现与颈椎病伴随发病者亦不少见。究其原因,可能与颈椎病导致头部血液供给不足,继发局部体液流通不畅、代谢产物堆积、局部张力增加有关。
临床表现
头部不适、紧箍感,通常为顶枕部胀痛发麻甚至放射至颞部,持续性钝痛,当受寒或推动病损处时痛感加剧,可为针刺状或压榨状。挛缩严重者可压迫上述解剖所描述的前后组血管神经,引起相应症状。
诊断
1. 头部浅表有外伤或感染性疾病发作史。
2. 病损处有压痛点,受寒冷刺激或推动损伤区痛感加剧。
3. 头部区域性胀痛发麻并有紧箍感。
4. 已经排除其他引起头痛的内、外科疾病。
治疗
1、常规针刀治疗:患者取端坐位,用手触压头皮,有痛性结节或压痛明显处,即为进针刀点。进针刀时,在尽可能避开血管尤其是动脉的情况下,刀口线尽量与帽状筋膜纤维走行方向一致,针体与进针处颅骨骨面垂直,先给刀锋加适当压力,不使刺破皮肤,推挤下面血管神经,若患者感觉受压处突然发胀、发麻,则有可能触及神经,应偏斜少许再行进针,刺入皮肤后应采取切开剥离法,纵向切2~3刀,再横向剥离2~3下出针,压迫止血。
2、个性化针刀治疗:
体位:视治疗定点不同患者取端坐或俯卧体位。
定点:取斜方肌、头夹肌在枕部、枕下部的肌附丽点为治疗点。
操作:同常规针刀治疗。
3、辅助治疗:
手法治疗:针刀松解术毕,即刻在松解点处将头皮向周围推拉2~3次,以帮助进一步松解粘连。
康复治疗:针刀治疗3天后可自行以手指指腹梳理病变部位头皮,改善血液循环。
注意事项
1、必须备皮,一定要将头发剃除干净以便于操作和预防感染。
2、必须避开动脉,以触摸无跳动加以确定之。
3、认真压迫止血,每个针孔最好压迫2分钟。
4、施术部位5天不沾水。
5、避免触动头皮或作提眉蹙额动作。
来源: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此公众号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文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地址: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两渡河北二路91-1号 电话:0762-629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