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两渡河医院官方网站! 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教学 > 学术交流学术交流
腘窝囊肿的针刀治疗
发布人:两渡河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30 08:08:43 阅读次数:470



 腘窝囊肿(又称“贝克囊肿”)是膝关节后方常见的囊性肿物,多与关节内压力增高、滑液异常积聚有关。针刀治疗作为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微创疗法,通过松解局部粘连、改善循环、降低压力,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

图片

针刀治疗的原理  

1. 松解粘连:囊肿常与周围组织(如腓肠肌内侧头、半膜肌肌腱)存在粘连,针刀可切断异常纤维,缓解张力。

2. 改善引流:通过刺激囊壁,促进囊液吸收或破溃后与关节腔交通,减轻局部压力。

3. 调节力学平衡:调整膝关节周围肌腱、韧带的张力,减少关节内异常应力。

图片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囊肿体积较大(>3cm)、质地较硬,伴膝关节屈伸受限或疼痛。

      保守治疗(如药物、穿刺抽液)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

       患者拒绝开放手术或存在手术禁忌。

禁忌症

      局部皮肤感染、破损或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囊肿合并急性感染、化脓性关节炎。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治疗。

      影像学提示囊肿与血管、神经紧密粘连(需谨慎)。

针刀操作要点  

1.定位与消毒

       患者俯卧位,标记囊肿范围及周围压痛点(常见于半膜肌止点、腓肠肌内侧头)。  

       超声引导定位可提高准确性,避免损伤血管神经。  

    严格消毒,局麻后进针。

2. 进针方向与手法

      沿囊肿长轴平行进针,逐层突破至囊壁,采用“通透松解”或“铲剥法”切开囊壁。  

       重点松解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之间的粘连,必要时处理关节腔内原发病变(如骨关节炎)。

3. 术后处理 

      挤出囊液后加压包扎,指导患者主动屈伸膝关节促进液体吸收。  

     24小时内避免沾水,可配合中药外敷(如活血化瘀类)或低频理疗。

图片

注意事项与风险  

1. 并发症预防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避开腘动脉、胫神经(进针深度控制在2-3cm内)。  

   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肿胀、瘀斑,一般1-3天缓解。

2. 复发与联合治疗 

   单纯针刀治疗复发率较高(约30%-40%),需结合原发病治疗(如骨关节炎的关节腔注射)。  

      建议术后加强股四头肌锻炼,减少膝关节负荷。

患者常见问题解答  

Q:针刀治疗后囊肿会立即消失吗?

  A:部分患者囊肿缩小或变软,但完全吸收需数周,需结合功能锻炼。


Q:需要几次治疗?

  A:一般1-2次,间隔1-2周,复杂病例可能需3次。


Q:术后需要制动吗?

  A:避免剧烈运动,但需适度活动防止粘连复发。


来源:法集灭痛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此公众号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文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