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两渡河医院官方网站! 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教学 > 科研动态科研动态
针刀治疗眼袋详解
发布人:两渡河医院 发布时间:2017-02-17 05:35:26 阅读次数:1929

皮肤老化通常从30岁开始,随年龄增长而日趋明显,其老化速度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并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眼袋属于下睑松弛的一种,也称睑袋。眼睑皮肤是人体最薄皮肤之一。

临床表现为下睑皮肤松弛、堆积、眶内脂肪脱出垂挂呈袋状,外眦位置下移,下睑缘与眼球贴合不紧密,下泪点外移溢泪。

手术实践中,可见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变薄松弛,眼袋位于颧骨皱襞即眶下缘处。但手术中从未发现眼轮匝肌有裂孔,也未发现眶内脂肪球疝出于皮下。

笔者根据针刀医学理论认为,眼轮匝肌松弛、下睑皮肤、眶隔松弛,甚至于严重松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局部软组织之间的粘连,尤其是眶内脂肪与下睑组织之间的粘连、堵塞等,牵拉使下眼睑不能紧贴眶下缘:

1、粘连等使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下睑皮肤是全身最薄的,本身血液循环较其他部位的皮肤较少,对缺血尤其敏感),使眶内脂肪变性而松弛、脱出,

2、使下睑皮肤、肌肉、眶隔等因长期缺血而松弛;从而导致眼袋。

3、下睑组织的淋巴循环障碍,致下睑水肿、下垂。

皮肤松弛严重者,由于重力可导致睑球脱离,下睑外翻;也可因下睑缩肌(下睑筋膜、腱膜和Muller肌的总称)无力,眶隔和下睑皮肤松弛,不能对抗睑板前眼轮匝肌收缩而使睑缘内卷、倒睫。

由于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膜退变松弛、眶脂肪移位、脱垂等病理改变导致下睑组织不同程度的膨胀或下垂,形如袋状的异常形态称下睑眼袋,简称眼袋。

眼袋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女均可发生,常伴有外眦部鱼尾纹增加等面部老化改变,是面部组织衰老形态标志之一。

有些年轻人下睑也可发生眼袋,多与家族遗传因素有关。下睑眼袋的出现,令人上丧失青春光彩,给人以衰老憔悴之感,不但对容貌美观有极大影响,重者甚至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因此,近年来要求行下睑眼袋整复术者越来越多,已成为眼部整形美容外科常见手术之一。

病因学

 1)衰老退变病因所:下睑眼袋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与人体衰老、面部组织老化、退行性改变有密切关系。其具体形成一般认为与以下诸多因素有关。

①下睑皮肤弹性减弱、松弛下垂。

②下睑眼轮匝肌退行性改变,弹性减弱,松弛萎缩。

③眶隔膜变性松弛,支持力减弱。

④眶脂肪变性移位或眶脂肪增生过多。

   2)遗传病因说:部分年轻人也有发生下睑眼袋者,多与家族遗传因素有关。

因此,在某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下睑紧挨睑缘下方睑板前有一条横形隆起,特别在微笑时更为明显,使下睑表现出隆起臃肿。这种现象是由于下睑轮匝肌局部肥厚或松弛堆积所致,并无皮肤眶隔松弛和眶脂肪膨隆移位,有学者将之称为肌性眼袋,也有学者认为此种形态不能算做真正的眼袋,属假性眼袋。

睑袋形成的机制

睑袋是指下睑部组织臃肿膨隆,呈袋装垂挂,眶内脂肪容量与下睑支持结构在正常情况下维持平衡状态,当这种平衡由于眶内脂肪堆积过多或下睑支持结构变薄弱而发生改变时,眶内脂肪突破下睑的限制突出于眶外,即形成下睑袋状畸形。

1、下眼轮匝肌

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眼轮匝肌逐渐松弛,使下眼睑不能贴紧眼眶,显得眼睑往下松的感觉;同时,因为对眶隔内脂肪的限制(肌肉张力变小),所以,眶隔脂肪疝出。

针刀治疗部位:

(1)茎突后缘的茎乳孔;

(2)下眼轮匝肌,刀口线与肌肉纤维平行;

(3)睑眼轮匝肌,用眼科托自内固定下眼睑,针刀与肌纤维平行纵剥 。

2、米勒肌
    此肌受交感神经的支配,针刀治疗部位:C1~4前、后结节。
3、眶隔脂肪

针刀沿眶下缘探索进针,进入脂肪眶隔后间隙的脂肪垫。眼袋的病人,此脂肪垫突出到眼眶外,可以看见其大小,并可触及大小、质地等。所以,这种情况下用针刀切割脂肪疝出的脂肪是安全的。

针刀治疗脂肪,可促使其中的脂肪干细胞的游走(瘢痕、粘连限制了游走),以及分化(堵塞可使血液循环障碍)成新的脂肪细胞。由于毛微血管借助于“针道”重新在此脂肪组织建立了血液循环,白细胞,以及溶酶体酶的溶解等,可溶解、吞噬变性、老化的脂肪细胞,以及其他的结缔组织。从而使此脂肪组织得到部分甚至大部分的修复。

4、C1~4前、后结节

其实,眼袋在同一个人的一天中的某个时段,眼袋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疲劳了后,眼袋明显,休息好了后眼袋减轻,甚至消灭。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疲劳后,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尤其是淋巴循环障碍;而血管及淋巴管中的平滑肌是受颈上交感神经支配的。所以,针刀解除颈上交感神经的卡压、继发性无菌性炎症的刺激等,可使眼睑的瘀血、水肿迅速消退。

笔者在临床中用此法进行颜面的美容,多数人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5、针刀疏通剥离

(1)C1~4的前、后结节,C2关节突;

(2)横突等肌肉的瘢痕、粘连等部位; 

(3)头后小直肌,环枕后膜等,解除椎动脉的卡压等。
通过以上治疗,改善大脑血液循环,以及神经营养,从而使皮质下—下丘脑—垂体腺轴,逐渐恢复内分泌功能,这是对美容的很重要的整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