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轮感染高峰3-5月到来?两类人群或受影响大!2023-02-08
- 社保转移影响养老金?社保转移的五大误区及养老金...2022-08-17
- 没有工作单位,自己缴纳社保划算吗?内行人说出答...2022-08-17
- 医保卡过期?停用?警惕这类诈骗!2022-08-09
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
唐.元稹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顺应四时来养生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标志着暑气渐退,秋意初萌。此时北方“一场秋雨一场寒”,南方“处暑天还暑”,昼夜温差显著,燥金当令,白露始生。人体阳气从夏日的张扬转为内敛,腠理渐闭,卫外之力虽强却易受燥邪侵袭,常现咽干鼻燥、皮肤皲裂、干咳无痰等“秋燥”之症,素有阴虚体质者尤需调养肺金。
(1)衣:顺应“秋冻”养生法,健康者可薄衣轻衫锻炼耐寒之力,但需护住风池(颈后发际凹陷)、膻中(两乳连线中点)等气机枢纽。体虚者当添针织披肩,忌赤膊露脐,防夜凉侵扰。
(2)食:遵循“少辛增酸”之则,多食白色润燥之物。推荐:秋梨膏(润肺止咳)、杏仁露(降气平喘)、山药粥(健脾益肺)、荸荠(清热生津)、蜂蜜(润肠通便)。少食葱蒜、辣椒等辛散之物,以免耗伤肺阴。可晨起饮淡盐水,夜卧服蜜水,谓之“朝盐晚蜜”。
(3)住:起居宜“与鸡俱兴”,建议亥初(21:00)安寝,卯时(5:00-7:00)迎朝阳舒展肺经。卧时关窗避夜露,晨起开帘纳秋阳。午后(13:00-15:00)可于窗边闭目“吞津法”:舌抵上腭,待口内生津后分三次咽下,共九次,能滋肾水润脏腑。
(4)行:运动宜择和缓之道,如五禽戏之鸟伸式、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清晨可于林间行“呵字诀”:双手按丹田深吸气,吐“呵”音调心火,辅以轻叩肺俞穴(第三胸椎旁开1.5寸),共六组,助肺气宣降。
酸甘润燥调气机
处暑燥气初升,当遵循“少辛增酸,酸甘化阴”之则。中医认为“酸入肝”,酸味食物能收敛过旺的肺气,防止肃杀太过;“甘入脾”,甘味食物可培土生金,通过健运脾胃化生津液以润秋燥。
药膳推荐
【雪梨川贝盅】
材料:砀山梨1只、川贝母3g、冰糖5粒
制法:梨顶作盖,挖核填入川贝冰糖,蒸制45分钟
功效:润燥止咳,尤适夜咳痰黏者

【四神鸭汤】
材料:老鸭半只、茯苓10g、芡实15g、莲子10g、山药20g
制法:文火炖2小时后加枸杞10粒
功效:滋阴利湿,缓解口干舌燥

保健穴位常按揉
(1)列缺穴:肺经络穴,通任脉,列缺穴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以拇指掐按3分钟,配合深呼吸,可缓解咽喉干痛,古人谓“头项寻列缺”。
(2)膏肓穴: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双手抱肘前倾时艾灸此穴15分钟,能补虚润燥,改善久咳虚喘。秋分前后连灸九日,谓之“九九固金法”。
来源:平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此公众号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文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地址: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两渡河北二路91-1号 电话:0762-629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