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两渡河医院官方网站! 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知识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警惕“蚊子刺客”!基孔肯雅热从防蚊到就医的全方位指南
发布人:两渡河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5 07:27:00    阅读次数:304


导语:

突然高烧近40℃,手腕脚踝剧痛到直不起腰,身上起满红斑?小心基孔肯雅热!这种由蚊子传播的传染病基孔肯雅热正在流行。这份基孔肯雅热的全方位指南请收好!


图片

健康科普

图片



01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图片

本质: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仅通过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不直接人传人。

名字:源于非洲土语,形容患者因剧烈关节痛被迫弯腰的姿态。



02

警惕核心症状:“热、痛、疹”


图片

出现以下任一症状,尤其有蚊虫叮咬或疫区旅行史,立即就医!

高热:急起39°C-40°C以上,持续1-7天,伴寒战头痛等。

剧痛:突出特点! 腕、踝等小关节剧痛难忍,可能持续数周至数年。

皮疹: >50%患者发热后2-5天出现躯干、四肢红斑/紫癜,数天消退。



03

如何诊断?(医务人员重点)


图片

高度警惕:对发热(尤其伴关节痛/皮疹)患者,必须询问流行病学史(2周内疫区旅居史?蚊叮史?周围类似病例?)。

疑似标准:“热、痛、疹”有其一 + 暴露史/蚊媒活动期。

确诊:采血送检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


04

如何治疗?


图片

无特效药和疫苗!治疗原则:对症支持。

退热止痛:多休息饮水;高烧/剧痛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勿自行服止痛药!

皮疹处理:多自愈,痒可用抗过敏药。

用药警示:

—避免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药(尤其未排除登革热时)。

—儿童禁用水杨酸类药物。

—所有用药遵医嘱!

康复:急性期避免关节过度活动;慢性疼痛在医生指导下康复锻炼。


05

预防核心:九字方针 “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


图片

清积水(源头灭蚊):

—每周清理花盆托盘、水养植物容器(换水+洗刷)。

—及时处理废旧轮胎、闲置容器、泡沫箱。

—填塞树洞竹筒,清理屋顶沟槽、瓶盖等小积水。


灭成蚊:

—家用:电蚊拍、灭蚊灯;合格蚊香/气雾剂(认准农药登记证号)。

—配合社区统一灭蚊。

防叮咬:

—居家:装纱窗纱门,睡蚊帐。

—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涂含DEET/派卡瑞丁的驱蚊剂(按说明)。

—避免清晨/黄昏在蚊多处(树荫、水边)逗留


06

旅行防护


图片

赴疫区前查疫情,备防蚊装备,选有防蚊设施住所;

归国2周内可疑症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07

社区联防


图片

出现病例,立即核心区200米内应急灭蚊;

病例家防蚊隔离;

全民清积水。


08

医务人员重点职责


图片

早发现早诊断:

— 对发热患者(尤其有相关症状)务必详询流行病学史!

—放宽识别标准(症状一项+暴露史即考虑)。

—及时规范采样送检。

严防院感:

—环境防蚊:门诊病房必备“防蚊三件套”(完好纱窗纱门、蚊帐、电蚊香/灭蚊灯),确保无蚊。

—个人防护:接诊时穿长袖工作服;接触血液体液戴手套;喷溅操作戴护目镜/口罩;严格手卫生。

—患者管理:

疑似/确诊者安置在防蚊隔离病房(核心:防患者被叮咬传播病毒)。

患者污染物品(衣物床单)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后清洗。


最后提醒:

基孔肯雅热并不可怕,可防可控!关键是:

1.  全民行动:落实“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

2.  及早就医:有“热、痛、疹”+蚊叮/旅行史,速就医并主动告知!

3.  医护警觉:当好“守门人”,严防院感。

翻盆倒罐清积水,防蚊灭蚊护家园!从你我做起!



-END-

来源:健康华丰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此公众号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文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