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两渡河医院官方网站! 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知识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想健康长寿?到底是吃奶还是吃豆?
发布人:两渡河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28 09:04:29    阅读次数:284



2025年全民营养周

想健康长寿?

到底是吃奶还是吃豆?

图片



图片

2025年全民营养周喊咱们“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啦!就像盖房子得打好地基,咱们养生也得从吃饭开始。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单又实用的“长寿秘诀”——每天一杯奶、一把豆,坚持吃,健康长寿不用愁!接下来就带大家看看,这奶和豆到底藏着什么“宝贝”,又能帮咱们身体解决哪些“小麻烦”。

图片



为何“奶+豆”是老年人的健康必备?


图片


为何“奶+豆”是老年人的健康必备?

图片


01

牛奶:优质钙与蛋白质的宝库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骨骼中的钙会逐渐流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等问题。牛奶及其制品是膳食钙的最佳来源,其钙含量丰富且易于人体吸收。相关研究表明,牛奶及其制品的摄入可以增加儿童、青少年及绝经期后妇女的骨密度,对于老年人维持骨骼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8%~3.3%,主要由酪蛋白、乳清蛋白和乳球蛋白组成。其中,乳清蛋白对于预防肌少症有积极意义。肌少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表现为肌肉量减少、力量下降,会影响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乳球蛋白则与机体免疫有关,有助于增强老年人的免疫力。而且,牛奶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7%~89%,属于优质蛋白质,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02

大豆:延缓衰老的营养佳品


大豆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其中,皂苷可以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细胞会受到氧化损伤,导致衰老和各种疾病的发生,皂苷的这种作用能够帮助老年人延缓衰老进程。

大豆中的大豆苷和大豆素可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和冠状动脉血管阻力,改善心肌营养,对心脏和大脑的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此外,大豆中的黄酮类物质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多种功效。









“奶+豆”如何助力“三减三





“奶+豆”如何助力“三减三健”?

图片


01

助力“三减”


减盐:奶类和豆类本身钠含量较低,适合作为低盐饮食的优质选择。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可以用无糖酸奶、豆浆替代高盐调味酱料,比如在凉拌菜、蘸酱菜中使用豆浆调制酱料,减少烹饪中的盐分依赖,从而降低钠的摄入量,预防高血压等与盐摄入过多相关的疾病。


减油:豆类富含植物蛋白和膳食纤维,用豆类替代部分高脂肪肉类,如在炒菜、包饺子时,将一部分肉馅换成豆馅或加入豆类,不仅能减少烹饪用油量,还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低脂或脱脂奶制品能降低饱和脂肪摄入,符合"减油"需求,适合高血脂、肥胖等老年人选择。


减糖:纯牛奶、无糖豆浆天然不含添加糖,是替代含糖饮料的健康选择。很多老年人喜欢喝含糖饮料,这些饮料中含有大量的游离糖,长期饮用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用酸奶搭配天然水果替代高糖零食,既能满足口感上对甜味的需求,又能减少游离糖的摄入,同时还能摄入水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三减三健





02

促进“三健”


健康口腔:奶类富含钙和维生素D,豆类含钙、磷等矿物质,这些营养成分有助于强化牙齿结构,预防龋齿。牙齿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健康的牙齿对于老年人咀嚼食物、摄入营养至关重要。酸奶中的益生菌可能抑制口腔有害菌,维护口腔微生态平衡,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健康体重:豆类高蛋白、高纤维的特性可增强饱腹感,减少过量进食。老年人代谢率降低,容易出现体重增加的问题,通过摄入豆类,增加饱腹感,避免过度进食,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奶类提供优质蛋白,帮助维持肌肉量,肌肉量的保持对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代谢水平都有着重要影响。此外,两者均为低升糖指数(GI)食物,可稳定血糖,避免脂肪囤积,对于糖尿病等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也有帮助,完美契合全民营养周"健康体重"的核心倡导。


健康骨骼:奶类是钙的最佳膳食来源之一,搭配维生素D可显著提高钙吸收率,预防骨质疏松。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在肠道中的吸收,使钙更好地沉积在骨骼中。豆类也含钙、镁、维生素K等骨骼健康必需营养素,与奶类形成互补。镁有助于维持骨骼的强度和结构,维生素K则参与骨骼的代谢过程,促进骨基质的合成。




三减三健

图片




喝奶小知识





喝奶小知识

图片


01

适量摄入


建议老年人每天摄入300~500ml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实际摄入量远低于推荐量,鼓励老年人多摄入,以满足身体对钙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需求。







02

关注骨骼健康


奶及奶制品钙含量较高且易吸收,老年人易骨质疏松,尤其需要每天足量摄入,为骨骼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03

多样化选择

日常膳食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奶及奶制品,如每日饮用一杯奶,适当搭配一杯酸奶或2~3片奶酪等。不同的奶制品营养特点略有不同,多样化选择可以使营养摄入更加全面。



04

多途径摄入

可在烘焙、炖煮等烹饪过程中添加奶及奶制品,如在煮粥时加入牛奶,制作蛋糕时使用奶粉等,这样不仅营养丰富,还能让食物更加美味。








05

了解奶制品特点

常见的奶类有牛奶和羊奶等鲜奶及奶粉、酸奶、奶酪、炼乳等奶制品。其中奶酪的蛋白质、脂肪、钙、维生素A、核黄素是鲜奶的7~8倍,比较适合食量较小的老人,能够在较少的摄入量中获取更多的营养。



06

学会挑选

选择奶及奶制品时,要先看配料表和营养标签,不能用含乳饮料替代奶。含乳饮料中乳成分含量较低,且可能含有较多的糖分和添加剂,营养价值远不及奶制品。



07

特殊人群选择

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选择无乳糖、低乳糖奶或酸奶、奶酪等发酵乳制品,这些产品中的乳糖已经被部分或完全分解,减少了乳糖不耐受的症状。超重肥胖、高血脂人群可选择脱脂奶或低脂奶,以减少脂肪的摄入。








增豆小知




增豆小知识


01

遵循推荐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推荐6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摄入大豆105g/周(4份/周)。50g的大豆按照蛋白质含量可以替换为145g北豆腐、280g南豆腐、730g豆浆、110g豆腐干、350g内酯豆腐、80g豆腐丝、105g素鸡等。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选择不同的大豆制品来满足摄入量。







02

正确食用


自制豆浆需煮透,未煮透的豆浆中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可能会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甚至引起身体不适。烹制和使用大豆及其制品时,应少放油盐糖,保持清淡的烹饪方式,以充分发挥大豆的营养价值。



03

替代部分肉类

摄入畜肉过多的人群,可用大豆及其制品替换部分肉类,既保证了优质蛋白质摄入,又可减少因摄入过多畜肉而引起的健康风险,如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







04

特殊人群适宜

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人群,如无饮食禁忌,可增加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大豆中的营养成分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有一定的帮助。



05

高尿酸人群注意

豆腐、豆干等大豆制品在加工、制作、烹饪过程中,嘌呤含量有所降低,高尿酸血症人群及痛风患者可适量食用,但也需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引起尿酸升高。